上星期五作了兩個小墨,
芥花6號,和桐花7號,
給個編號這樣比較好紀錄製作的配方比例,
發生問題比較有各根據來調整嘗試,
沒想到,馬上就給我出問題了,
ㄏㄏ.....6號和7號都爆了,
這是桐油7號,手捏成形,
用150ml的罐子一罐煙料約8克,先加膠8克一起搜和,膠用四分之ㄧ條加水20克融成,
不過這次想做膠輕一點,所以搜和到呈細砂粒狀,還有一些粉末就下去蒸了,果然不行,杵擣不起來,
所以最後還是加到12克的膠,其中有1克的鹿膠,我想會不會是膠力不足,
所以我想之前會加五分之ㄧ的鹿膠,應該有應該比純用三千本膠好,
搜和煙膠,一定要到細砂粒狀,,捏不成球狀也可以蒸,這應該算膠輕了
可以捏成球狀,膠比較多一點點,應該都是煙膠合適的比例,
比用秤重準確,
搜和完煙膠,蒸劑,後杵擣,
蒸 杵 是這次主要關注的點,
覺得搜到砂粒---蒸----杵擣----再蒸----再杵擣---錘練-----成形
錘鍊到軟劑還是硬劑,有些感覺,不過還不確定那個時機是停手的時候,
是錘練不黏鎚墊時,還是還會沾黏時,
之前1到5號都是垂到不沾黏,所以有很多的小裂紋,
桐7是鎚到還會沾黏墊子時成形的,這時是可以壓印出細紋理的,如指紋,
回家入灰了一天一夜在加4小時,
結果如下,自我繁殖成數個,ㄏㄏ.....應該算賺到才對
我想會不會是因為天氣熱又入灰太久,
應該再是一次同樣的配方,縮短入灰的時間看看,
也應該加重一點膠,相同的入灰時間看看,
反正有問題產生是好事,
不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