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星期五作了兩個小墨,
芥花6號,和桐花7號,
給個編號這樣比較好紀錄製作的配方比例,
發生問題比較有各根據來調整嘗試,
沒想到,馬上就給我出問題了,
ㄏㄏ.....6號和7號都爆了,
這是桐油7號,手捏成形,
用150ml的罐子一罐煙料約8克,先加膠8克一起搜和,膠用四分之ㄧ條加水20克融成,
不過這次想做膠輕一點,所以搜和到呈細砂粒狀,還有一些粉末就下去蒸了,果然不行,杵擣不起來,
所以最後還是加到12克的膠,其中有1克的鹿膠,我想會不會是膠力不足,
所以我想之前會加五分之ㄧ的鹿膠,應該有應該比純用三千本膠好,
搜和煙膠,一定要到細砂粒狀,,捏不成球狀也可以蒸,這應該算膠輕了
可以捏成球狀,膠比較多一點點,應該都是煙膠合適的比例,
比用秤重準確,
搜和完煙膠,蒸劑,後杵擣,
蒸 杵 是這次主要關注的點,
覺得搜到砂粒---蒸----杵擣----再蒸----再杵擣---錘練-----成形
錘鍊到軟劑還是硬劑,有些感覺,不過還不確定那個時機是停手的時候,
是錘練不黏鎚墊時,還是還會沾黏時,
之前1到5號都是垂到不沾黏,所以有很多的小裂紋,
桐7是鎚到還會沾黏墊子時成形的,這時是可以壓印出細紋理的,如指紋,
回家入灰了一天一夜在加4小時,
結果如下,自我繁殖成數個,ㄏㄏ.....應該算賺到才對
我想會不會是因為天氣熱又入灰太久,
應該再是一次同樣的配方,縮短入灰的時間看看,
也應該加重一點膠,相同的入灰時間看看,
反正有問題產生是好事,
不然都不知道發生什麼事?
斷面
芥花6號
這墨蒸杵5次吧!情狀或來越乾硬,
純用三千本膠
裂面
細看還可以在局部看到一些小小的砂粒狀,
這應該是杵擣沒壓散的,所以杵擣要扎實,
決定拿老婆桿麵棍去用,大枝比較有力,ㄏㄏ......
前12345號,
苦茶12是同一條,太長所以切成兩條,
風乾之後,互敲聲音清脆,
從摳摳聲,變成咖咖聲,
不過這些的膠下的重,約煙2膠3,
不過那時三千本膠的水兌的過多一倍,
所以也搞不清楚,ㄏ ㄏ....
沒事路過就拿來敲一敲,
不太捨得拿來用,
所以到現在都還沒拿來試墨看看,
ㄏㄏ......
<p>高中以後再也沒用過墨條了耶~~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9.gif"/></p>
回覆刪除<p>製墨很費工費力吧~~好久以前~看過節目介紹台灣製墨老師傅~~</p>
[版主回覆05/06/2009 18:08:36]台灣製墨只剩下幾位吧!<br>書法都快沒人要寫了,<br>誰買墨條?所以.....<br>有些東西最後都變成一種堅持,<br>盡人事聽天命,自得其樂了,<br><br>製墨費工費力還費錢,<br>不過好髒好黑好好玩,<br>要不要試看看......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4.gif"/><br>
<p>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8.gif"/>老師:你那來的新點子,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8.gif"/>成本會很高呵。</p>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5/06/2009 18:20:43]因為要寫論文,卻發現自己對墨一點都不了解,<br>雖然讀了一些墨書墨論的,總覺隔層山,<br>又不想照抄,所以就自己下海玩玩,<br>真的清楚多了,對關鍵的一些過程,<br>也比較有感覺,<br><br>一支小指頭大的墨,大約7克重,煙料體積大約150ml果醬罐一瓶,<br>大概需要燒掉100公克的油,之前買的苦茶油500ml要500元最貴,<br>不過生桐油價錢也差不多,所以煙料diy成本就要100元,一盞燈燒二到三天才有,<br><br>錢到還好,不過都還在試,所以有時候會捨不得用煙料,<br>ㄏㄏ....<br>
親自動手做的樂趣, 外人很難體會. 呵呵呵呵.........久之兄真是自得其樂, 無懷氏之民歟? 葛天氏之民歟? 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18.gif"/>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5/06/2009 18:22:55]吾困而學之而已,天天氏也!<img src="http://l.yimg.com/f/i/tw/blog/smiley/18.gif"/>